【债项资讯】房企加速去美元债务 中企掀提前赎回美债风潮

       房企密集赎回美元债风潮正在持续。宝龙地产将在1月25日赎回于2018年到期的2.5亿美元优先票据,赎回价相当于其本金额的105.625%。实际上,房企赎回美元债只是市场形势的一个缩影。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大背景下,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内企业已经将汇率因素作为其选择境外或境内融资的重要考量因素,企业“去美元债务”的态势也愈加明显。不过,Dealogic数据显示,至2020年,中资发行人未清偿的离岸美元债券总量仍达1790亿美元。

   房企加速去美元债务

   1月7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已经悉数赎回本金总额为4亿美元的所有将于2017年到期的票据,赎回价相当于2017年票据本金额的106.25%。

   另外,中骏置业宣布,将于2月4日悉数赎回全部未偿还的2017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目前未偿还本金额为3.5亿美元。SOHO中国也公布,将于2月6日悉数赎回2017年票据,未偿还本金额6亿美元。

   穆迪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梁镇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11”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人民币的温和贬值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具有负面信用影响,原因是国内开发商拥有庞大的外币债务,其中大部分为美元债务。从他的观察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在发美元债的同时并没有做汇率的风险锁定,因此一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企业就会承受由汇率带来的非现金的亏损,这会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不少房企提前赎回美元债券,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不愿意承受较大的汇率风险,赎回美元债券能够帮助其降低外债占比。”他说。

  “去美元债务”的态势不只体现在加速赎回已经发行的美元债券,也体现在新发债券量的下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资发行人离岸高收益美元债券发行量总计84亿美元,较2014年165亿美元的发行量下降逾50%。而高收益债券发行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债券发行量锐减,在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离岸美元债券发行量较2014年下降约40%。同时,自2015年起,房企融资转向境内的态势明显。Dealogic数据显示,2015年,房地产行业企业在境内人民币市场的债券发行量约为771亿美元,为2014年发行量的1.7倍,而房地产行业境内债券发行规模所占市场份额也由8%上升至12%。

   汇率风险需警惕但可控

   实际上,在人民币汇率走弱的背景下,除了房地产企业,其他企业加速去美元债务的态势也非常明显。

   国内企业在加紧去美元债务,但是目前存量的美元债务规模仍然不小。Dealogic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14日至2020年,中资发行人未清偿的离岸美元债券总量达1790亿美元。而中资发行人未清偿的离岸美元债券将于2018年达到兑付顶峰,共有469亿美元的债券将在2018年达到兑付期限。其中,房地产行业占美元高收益债券未清偿总量的74%,共计295亿美元,2019年为到期兑付高峰,达92亿美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将于近两年集中到期还款的巨量的海外融资规模,将引发房企资金链紧张,如果持续甚至有可能出现违约。同时,美元走强后,热钱将流出中国市场,这会加剧房地产企业“钱荒”窘境,如果人民币贬值形成趋势,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颓势,从而可能伤害中国经济。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戴可告诉记者,航空企业和部分大型跨国企业的利润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比较大,根据匡算,对这些企业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每贬值1%,就会有数亿的利润蒸发掉。目前看来,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进行了风险对冲,大部分企业还是暴露在风险之中。不过他也称,但就整体市场而言,目前受到的负面影响还很有限。据统计,去除金融类企业,国内上市公司里只有约180家有外汇负债,而外汇负债在他们整个负债结构中的占比也只有5%左右。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贬值,汇率风险未来肯定是会持续的,甚至成为一个常态,但考虑到目前其体量还小,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也不必过于恐慌。